采编系统入口
期刊信息
本刊声明
编辑部公告
为期12天的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今晚落下帷幕,116个国家和地区的6679名运动员、随队官员和技术官员的参赛规模创下历史新高,也以亮眼数据诠释了本届世运会“运动无限,气象万千”的主题——截至8月16日晚,已有52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获得金牌,81个代表团的选手登上领奖台,获奖国家和地区数量创历届世运会之最。 在这些浓墨重彩的时刻里,令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副主席汤姆·迪伦印象深刻的是“壮观的开幕式”和“活力四射的龙舟比赛”:前者与世运会历史上首次举行的火炬传递一样,具有赛会里程碑意义;后者则成为广域体育融合范例,向全世界传递出“多元亦团结”的现代体育价值观。
“我们的责任是向全世界展示最好的(非奥)项目。”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何塞·佩鲁雷纳表示,成都打造了一个空前精美的“橱窗”,“为未来的世运会主办城市设立了新标准”。作为东道主,成都世运会亦是一扇厚重大门,门后是中国体育多元发展的方向。
日益多元的体育项目版图
本届世运会,中国体育代表团以36金17银11铜的成绩首次登顶金牌榜和奖牌榜,创我国参加世运会历史最好成绩。更重要的是,我国获得世运会金牌的项目(分项)由此前的累计14个增加至23个,进一步拓宽了我国世运会争金项目的版图。
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张新表示,除了武术套路、蹼泳、技巧、蹦床、健美操、攀岩、台球等我国参加世运会的传统项目发挥稳定,散打、泰拳、空手道、跑酷、自由式轮滑、霹雳舞、残疾人自由潜水、残疾人柔术等项目实现世运会金牌突破,“其中多个项目首次参加世运会就夺得金牌”。
项目版图扩大同样适用于赛会发展。何塞·佩鲁雷纳指出,本次赛事的重要成就之一就是纳入了龙舟、武术等中国传统体育项目,“我们既推崇传统,又为新一代提供更多项目选择”,他多次强调世运会对于新项目始终持开放态度。
首次成为世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龙舟的确引得“百花齐放”。与想象中东道主将会“一枝独秀”不同,12支队伍参赛有7支队伍登上领奖台,印度尼西亚队以3金2银的成绩成为最大赢家,乌克兰队以2金1银1铜紧随其后,中国队则以两枚银牌收官,这个起源于中国的项目“首次入世”便展现出“国际化竞争”态势。
“这种现象表明,不少具有区域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发展已突破地域局限,世界早就是个地球村了。”成都体育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、国家体育总局体育高端智库专家宋秀平对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表示,相较奥运会,世运会更像全球运动文化的展示舞台,通过其独特定位和包容性机制,为全球体育文化的多元发展提供重要推动力。如中国武术、日本空手道、俄罗斯桑搏、泰国泰拳等项目均通过世运会展示民族文化特色,既促进跨文化理解,又避免体育文化被奥运项目完全主导。